Blogs

PyQt5:完成一個 WebCam GUI 程式

2024.01更新: 有大神提示本篇文章運用Signal/Slot的時候很可能會遇上難解的問題!另外這篇code年久失修,請各位斟酌參考呦~~ 本篇要講得是如何使用 OpenCV 和 PyQt5 來控制網路攝影機,這個東西網路其實範例也挺多的,但既然這是自己做過的東西,乾脆就紀錄一下自己實現的過程吧!而且最近整理了不少以前寫過的程式碼,發現有些東西還挺不熟的,像這篇就是,怕以後忘記,先寫起來放,以後要做類似的,至少還有自己的東西可以參考XD。 OpenCV OpenCV 是一個開放式跨平台的機器視覺函式庫,常見的影像處理演算法,皆可藉由這個 API 來實現,也可以用於商業或任何領域中免費使用。 …

PyQt5:使用 VS Code 來開發 PyQt …

上次裝了 Eric6 的 IDE 工具,但最近太常在 VS Code 寫東西,不得不說這東西真的很好用,乾脆也看看 PyQt 能不能整合進 VS Code,發現到它的外掛模組就有我要的功能,想當然就是直接裝來試試看,個人覺得比 Eric6 跟 PyCharm 好用很多,需要設定的東西也差不多,就來看看怎麼裝吧。 Install Python interpreter Python Anaconda 我是安裝 Anaconda 來建立整個 Python 環境 我習慣裝在 C 槽 C:\Anaconda3\ 加入環境變數 conda create -n pyqt python=3.7 …

三維測量技術 — 全像術與數位全像術的基本概述

全像術與數位全像術 全像術 (Holography) 是一種利用兩道高度同調的光進行干涉 (Interference),來紀錄物體的完整三維波前資訊 (Wavefront information) — 振幅 (Amplitude) 及相位 (Phase),並透過光波繞射 (Diffraction) 原理進行重建,以重現物體三維資訊的一種技術。 全像術起源於1948 年,由英國科學家 Dennis Gabor 提出,當初目的是為了改善電子顯微術中的像差問題[1],因而發表了第一個同軸全像理論。到了 1960 年之後,雷射問世及 Leith 提出「離軸式全像術」[2],使物光與參考光間有一個夾角, …

C 語言學習筆記 (六):迴圈的用法

學習書籍:C 語言學習手冊 第四版。作者: 洪維恩 這是一篇記錄自己學習 C 語言的過程,算是給自己看的筆記,所以這裡面的內容,是我整理書中我認為重要的部分,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寫一遍,如果有圖,我會理解完,再自己畫出來,內容肯定會和課本上有出入,若有錯誤,或是理解錯的地方,希望能讓我知道。 程式大致可分成三種結構: 循序性結構 (sequence structure) st=>start: 開始程式 e=>end: 結束程式 op1=>operation: 敘述1 op2=>operation: 敘述2 st->op1->op2->e ```* 選擇 …

深度學習:關於 AI 與機器視覺,我應該要知道的事 …

人工智慧 vs 機器學習 vs 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 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 - 藉由人工製作的機器來模擬人類行為,像是人類感官的視覺聽覺,身體肢體動作,甚至到推理學習,都是屬於人工智慧的範疇。更早以前,基於許多規則來定義系統也可以算是人工智慧的一環。 機器學習 (Machine Learning, ML) - 這是通過大量資料學習其中規則,從而實現人工智慧的一種技術 深度學習 (Deep Learning, DL) - 眾多機器學習演算法中的其中一種方法,前身是類神經網路,由於神經網路的技術突破,深度學習成為目前最活耀的技術,常被用來解決影像或是自然語言辨識 …

C 語言學習筆記 (五):if 條件判斷

學習書籍:C 語言學習手冊 第四版。作者: 洪維恩 這是一篇記錄自己學習 C 語言的過程,算是給自己看的筆記,所以這裡面的內容,是我整理書中我認為重要的部分,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寫一遍,如果有圖,我會理解完,再自己畫出來,內容肯定會和課本上有出入,若有錯誤,或是理解錯的地方,希望能讓我知道。 通常一個程式中,根據情況可能產生好幾個分支,要選擇進入哪個分支,要透過 if 判斷式來進行選擇,就像人前往某個地方時,要思考該如何走,才能抵達最後目的地。而 if 判斷式就是讓 C 語言能夠做到選擇的敘述結構,我們稱此結構為「選擇性敘述」。 在之前介紹中,有提到如何進行格式化輸出與輸入,以及上一篇有整理出 …